English

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摘自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使命召唤,学院创建

2017年以来,适应世界能源发展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要求,学校围绕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两步走”战略目标,大力推进实施“强化、拓展、提升”学科发展布局规划。作为落实这一布局规划的行动之一,201978日,学校下发《关于对部分学科、学院进行调整、更名的通知》(中石大东发〔201954号),宣布成立海洋与空间信息学院(以下简称海空学院)。

海空学院的成立,承载了学校的战略期望。党委书记王勇在20191024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课上强调,加快发展海洋、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等学科领域,是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战略的需要,是建设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需要。校长郝芳于20191015日到海空学院调研时指出,重点发展海洋和信息学科是学校的长远战略,成立海空学院是发挥学校在青岛办学的区位优势,积极融入国家海洋领域、信息领域科技创新体系,服务我国海洋强国战略和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希望学院勇担使命,不断开拓创新,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和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更大支撑。


 

学校党委书记王勇、副校长操应长看望慰问海洋与空间信息学院张杰教授


 

校长郝芳到海洋与空间信息学院调研 王大勇摄影


相对于学院承担的重要使命,学院初建时的发展基础却非常薄弱,面临“队伍、平台、空间”三缺乏及其他诸多困难。来自三个学院的三个系60名教师中,没有国家级省部级人才称号获得者,教授只有10人,讲师占一半,近5年内既无项目、又无论文的教师占1/3,真正从事涉海科研的只有12人。学院没有自己的博士点,没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办学物理空间严重不足且分散。

虽然新学院起步的基础薄弱,但学院的成立契合国家战略的要求,又得到全校上下的支持,学院发展充满潜力,也给人以无限希望。学院班子带领全院师生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满怀激情地投入到学院建设发展中。

只争朝夕,创新图强

2019927日学校宣布海空学院班子会议上,院长张杰代表班子表示,要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勇前进”的担当精神,全力以赴承担好学校赋予的使命任务。

推动学院发展需要好的规划引领。一年来,作为战略科学家的张杰院长带领班子一直在进行总体规划设计。经过深入调研、反复研讨,学院发展蓝图越来越清晰:明确了建设海洋信息学科特色鲜明的一流研究型学院的目标定位;明晰了建设有自身特色的海洋与信息学科的基本路径;确立了学院科技竞争的战略4条与战术6条;确定了学院重点发展的6个技术方向(雷达技术与应用、光学探测技术与装备、无人观测系统与装备、空间信息网、智能预报、智能GIS与决策支持)与5个应用领域(海岸带经济与人类健康、专属经济区维权执法、南海-印度洋海上丝绸之路、东北亚-北极冰上丝绸之路、面向全球的海陆气整体研究与气候变化)。以上规划设计搭建起了学院事业发展的“四梁八柱”,成为引领学院发展的路线图。

建设海洋信息学科需要开展广泛合作。要建好海洋与信息学科,只靠海空学院是不够的,对外要加强与国内优势单位的合作,对内要加强与相关学院的联合。在“新生第一课”上,张杰院长满怀激情地指出,科教融合是一篇大文章,我们一定要把这篇文章做好做足。一年来,学院积极贯彻以上思想理念,牵头联合国内48家海洋信息领域主要单位在中国海洋湖沼一级学会下成立了海湖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推动实现了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自然资源部北海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九研究院第七○四所与学校共建海洋资源与信息工程高等研究院,与校内相关学院对接确定了高等研究院9个研究方向,形成了五位一体共建、校内外合作、科教融合的大发展格局。

 


海洋与空间信息学院学院举行新生第一课

 


海洋与空间信息学院牵头成立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海湖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共建海洋资源与信息工程高等研究院签约仪式

  

落实规划的重点和难点是组织队伍。学院把组织队伍作为成立初期重中之重的任务,张杰院长提出要“速成军、占阵地、进圈子(海洋学术圈)”。如何把来自3个学院(系)、2个一级学科的60名教师按照方向集合起来,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活动?学院为此开展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一是梳理方向。学院接管3个系教师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按系组织座谈会,了解每位教师科研情况,然后分批分类、反复多次帮助教师梳理科研方向;二是大项目推动。按照学院规划的6个方向,通过重点研发、重点基金等大项目组织教师“占阵地”,通过学校自主创新专项“打基础”;三是组织教师“下海”。为推动教师转向海洋科研,除了学校的支持外,学院积极从校外为教师争取项目任务和经费支持,张杰院长向校外合作单位“化缘”,先后累计自筹经费262万元“补急需”。鼓励、支持、指导教师申报国家基金项目24项,其中涉海基金20项,对选题和申报材料,学院统一组织讨论修改。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教师“下海”行动基本完成,初步实现了有组织的科研模式的目标。

学院的长远发展需要平台支撑。学院发展支撑平台除了交流合作平台,还有非常重要的是学科专业平台、科研平台。学科平台建设方面,为培育海洋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学院创新学科建设思路,积极推进建设交叉学科博士点,由我院牵头申报的海洋资源与信息工程交叉学科博士点已通过专家论证,同时正在筹划申报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海洋科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专业平台建设方面,学院通过新版培养方案修订、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一流专业建设等工作,对现有4个本科专业内涵进行优化,强化海洋与信息特色,同时还将规划建设“海洋信息工程”本科专业。科研平台建设方面,学院规划提出并正在推进近海科考船、黄河三角洲试验场、云存储平台、野外观测站等十大实验条件建设,同时将依托五方共建的海洋资源与信息工程高等研究院申报建设海洋资源与信息工程省部级重点实验室,联合青岛力量优化调整现有的青岛市重点实验室。



海洋与空间信息学院牵头申报“海洋资源与信息工程”交叉学科博士点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全院师生共同奋斗,学院发展形成了良好局面,各路工作成效也开始显现:一年来,作为主持单位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各1项,面上项目5项,作为第二主持单位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支持项目1项,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研发计划项目8;1个团队获山东省高校“青创科技计划”立项支持;5项教学成果获评校级一、二等奖;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得国家级奖励7项、省级奖励19;获批科技部2019年度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项目;在2019年度全校二级单位考核中,学院获得“优秀”等次。

思想建院,文化融合

海空学院的师生来自3个学院、2个学科、4个专业。作为新组建学院,能否在资源“硬整合”的基础上实现文化“软融合”,在“组织建院”的基础上实现“思想建院”,对学院发展至关重要。

新组建学院要实现文化融合,首先要实现组织融合。学院通过完善党政、学术、学生等管理运行体系,在做好历史衔接和借鉴吸收基础上建设新的制度体系,基本完成了管理融合和制度融合;通过推进学科专业规划、学科交叉、专业内涵建设、方向团队组建等,完成了初始阶段的学科专业融合与队伍融合。通过推进以上融合,学院整体上的组织融合基本完成,初步实现了有序规范运行,但要实现更高水平的有机高效运行还需要深入推进治理体系建设。

在实现组织融合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实现思想融合,思想融合贯穿其他融合,是文化融合的核心。学院班子认为,思想融合的主要目标是统一思想,要使全院师生有统一的目标引领、最大的发展共识、共同的价值追求。学院班子首先从自身抓起,党政一体,齐心协力谋事做事。行政领导积极参与党务工作,院长张杰向班子成员赠送党史书籍《重读毛泽东》,4次领学毛泽东思想与中国革命史,并从中汲取思想智慧指导学院工作;党委书记郭文围绕中心工作抓党建,同时积极参与业务工作;党委书记郭文与常务副院长李忠伟配合讲党课,分别以《学校战略与海空使命》《不忘育人初心,牢记教育使命,建设有特色的海洋信息学科》为题,衔接回答了学院“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学院班子有一个共同的认识,那就是最有效的思政工作是发展,推进发展是思想建院的关键。为此,学院把学院发展与教师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学院发展规划来统一全院思想,以支持教师发展促进凝心聚力。一方面利用主题教育、各类工作会、团队研讨会、个别交流等各种机会加强对学院目标愿景、办学思路、发展方向、重点任务等内容的宣传沟通,增进全院发展共识;同时努力为教师成长发展提供支持,帮助教师梳理研究方向、组织指导他们申请项目、加强实验条件建设,使广大教师发展有方向、事业有平台,不断增强对新学院的归属感。

 


海洋与空间信息学院召开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动员部署会


 

海洋与空间信息学院院长张杰向班子成员赠送党史书籍

 


海洋与空间信息学院党委书记郭文、常务副院长李忠伟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党课

 

新组建学院文化融合的另一重点是文化新塑,既体现新学院的文化特质,也纳入师生从相关老学院带来的文化因子。海空学院一年来最为突出的文化特质是只争朝夕的精神。海空学院成立以后,学院建设发展的任务很多很紧迫,许多机遇稍纵即逝需要抢抓。张杰院长指出,要抓住“十三五”的尾巴多争取资源,提前进行战略谋划抓好“十四五”,这样才能快速增厚海空学院的发展基础。从院系班子到各个团队到全院教职工,都有一种发展的紧迫感。两个月筹备,学院进入正常运行;半年努力,学院发展布局初步形成。2020年春节后,在疫情形势下,学院坚持抗疫与发展两手抓、两不误,全院教职工按照开学时间于217日全部进入工作状态,基金申报、专业认证、培养方案修订、合作共建、交叉学科博士点论证、实验条件建设等重点工作照常推进。学院班子坚持每周例会,还实行了重点工作月报季报制度。疫情期间仅张杰院长召集线上会议就超过200次,院系班子、各方向团队、教学团队等也是工作需要时随时拉会。



海洋与空间信息学院重点工作月报


 

坚持抗疫与发展两手抓、两不误,疫情期间召开线上会议200余次,重点工作照常推进

 

在学院整体氛围的影响下,全院师生积极奋进。学院成立以来,1人获评学校2017-2019年度“特殊贡献奖”,3人分别获评学校“十佳班主任”、“创新创业教育卓越贡献”奖教金、“我心中的好老师”、“本科教学创新奖”,2名青年教师获评学校“优秀青年工作者”,测绘系获评学校“先进集体”,学院网站获评学校“十佳网站”,抗疫中涌现出一批师生先进典型……学院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正在形成,只争朝夕的精神特质逐渐凸显。

百年老店,规划未来

周年成长,起步开局。接下来学院面临的一项重点任务就是编制“十四五”规划。关于规划,张杰院长强调,我们一定要树立百年老店的思想,现在所做的事、“十四五”的规划,都要看长远、做扎实,为学院未来发展打好基础。

以编制“十四五”规划为契机,学院将把发展蓝图细化为行动计划,明确“十四五”的目标任务。一个总体的目标就是,有石大特色的海洋与信息学科建设要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果,学校在该领域的服务贡献能力和社会影响力要显著提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院“十四五”的发展任务非常艰巨:科教融合与五位一体共建要深入落实;学科融合与学科专业的顶层设计要深入落实;人才引育、平台建设要有显著推进;人才培养与立德树人要实现有特色、高质量;思想建院与文化融合的目标要深度达成……

周年之际,新起点,新征程,肩负使命的海空人将收拾行装再出发!

海空的追求,争创一流。

海空的步伐,只争朝夕。

海空的发展,行稳致远。

海空的未来,海阔天空!


谨以此文,庆祝海洋与空间信息学院成立一周年,献给为学院发展辛勤工作的全体教职员工,诚挚感谢对学院发展给予关心支持帮助的各级部门单位、广大海内外校友、社会各界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