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用剪纸的形式把地图呈现出来竟然有这么美!”“快看这丝巾!涌动的沙丘、骆驼商队、翱翔的鹰……原来是丝绸之路!”“AR纸智图真的让我大开眼界!”……这是海洋与空间信息学院测绘工程和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新生研讨课的最后一堂课的课堂现场,课程主讲教师、测绘系万剑华教授选择将课堂阵地转移到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以加强新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
12月7日上午,在青勘院的精心组织下,师生依次参观了地图文化创意展厅、地图文化长廊和地理信息高新技术展厅。地图文化创意展厅里,“地图不再是枯燥的线条和薄薄的纸张,而是一件件殊为难得的艺术珍宝。” 丝巾、折扇、屏摆、领带,甚至行李箱上,都铺满了地图纹样,强烈的色彩感让新生们啧啧称奇;从碑刻地图、古代地形图到影像图、三维地图,地图文化长廊按历史前进的方向“讲述了”地图的发展历程和广泛应用;地理信息高新技术展厅里,虚拟现实、智慧社区、智能轨道交通、信息化地下管线……一个个富有科技魅力的测绘科学应用实例让学生们看到了自己专业的光明前景。
“这堂别有用心的课让我惊喜地发现,地图竟然可以做的这么有创意,这么富含地域特色文化!看到城市治理精准化信息服务平台等大数据分析,我对专业的迷茫感瞬间消失了。”地理信息科学1901班王振宇满怀激情地说道。
随后,师生在青勘院会议中心听取青勘院副院长丁鹏辉、经营部部长甘宇亮的报告。丁鹏辉指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涉及的地理国情普查、资源审计等方面与测绘、地信专业息息相关。他建议道:“在大学里,你们要跳出专业领域的思维局限性,重视多学科融合学习和多领域综合学习。”甘宇亮用“青岛地铁、青岛胶东国际机场”等青勘院曾承担的各项目以及最新研究成果,向学生们介绍了测绘地理信息专业的知识应用和发展前景。他指出,“测绘科技从业者不能只提供‘面粉’,还要能提供‘面包’。我们要不仅能提供测绘地理信息的基础数据,还应该提供基于数据的应用产品。”
“课堂阵地的转移,是为了让学生看到高山;课堂授课则是让他们知道高山可攀。”万剑华如此评价。本次活动作为测绘系“新生研讨课”的内容之一,将课堂转移到生产科研单位,为新生提供了走出校门、到生产科研第一线学习的机会,促进了产学研深度融合,有效帮助新生对所学专业形成更加全面的认知,了解相关领域的先进成果和产业应用,引导新生在专业学习上不要囿于书本,要打开思路和拓展渠道,有利于培养新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作者: 刘金英 高琪 王瑞欣 摄影:胡安戈 审核:邓云强 来源:海洋与空间信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