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驻青高校之间的交流,11月13日,海洋与空间信息学院联合理学院一行六人赴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调研交流。海空学院、理学院有关负责人、辅导员参加调研交流。
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于杰对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工同仁的来访表示欢迎。于杰表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和中国海洋大学同属驻青高校、双一流建设高校,有着良好的交流合作基础,在学生教育管理等方面存在很多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的地方,希望本次调研交流为提升三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质量提供新思路。
于杰从学院历史沿革、基本概况、发展目标思路、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对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做了详细介绍。于杰表示,学院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目前设有物理系、电子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海洋技术系及信息工程中心,形成了“四系一中心”的发展格局;设有12个本科专业,其中海洋技术是国家特色专业;同时对学位点和科研平台建设作了简介。以物理学为基础,以海洋技术为特色,以电子、信息工程为重点,以产学研结合为途径,建设研究教学型学院;围绕物理板块、电子板块、计算机板块、海洋特色板块,构建特色鲜明、大平台支撑、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有重要影响力的信息学科群。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对计算机、海洋技术等方面的人才引进力度不断加大。学院与多家企业、研究所开展合作,进行产教融合,建立了30余家具有固定合作关系的实习、实训、产教融合、联合培养基地。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团委书记赵凤娇介绍了学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路与做法。赵凤娇表示,创新创业教育要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的能力,培养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要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在学科创新的基础上进行创业;要坚持开放协同的理念,打通教学、管理、师资职能部门和院系之间的交流渠道。学院构筑“八位一体”创新创业工作体系,通过合作办学、校企合作、校外导师汇资源,通过教学与管理结合聚合力,通过开设专业应用型、创业指导类课程,加强教师科研实验室共享平台和实践基地建设,建设歌尔众创空间,建设科创社团等搭平台,并对实施过程中政策、联动、信息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辅导员于瑶汇报了学生党建特色工作。于瑶简要介绍了学院党员及党支部基本情况,指出学院通过坚持“四个提早”、完善“四种方式”、严格“四种制度”、践行“四个合格”、推动“四项工作”,不断夯实入党启蒙教育,提升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质量,提高党员发展质量,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增强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海空学院党委副书记于华帅、理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宝玺及辅导员分别就人才培养举措、创新创业工作、发展党员情况等与对方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座谈交流后,与会人员共同参观了歌尔众创空间,了解了众创空间建设、管理、运行、成效等情况。
海空学院十分重视高校之间的交流,努力拓展交流渠道,搭建交流平台,汇聚全方位育人资源,不断为人才培养注入新思想、新经验、新动能。
(作者:赵溁 审核:于华帅 来源:海空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