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灿烂的阳光穿过树叶间的间隙,透过早雾,一缕缕地洒满了校园。像往常一样穿梭于工C、食堂、宿舍三点一线的小路上,道路旁的树叶被驶过的车带动着飞舞了起来,“刷刷”作响,听……那是冬天的声音。转眼间,回想来到这所可爱的学校就要两个月了,还记得与宋冬梅老师第一次见面还是在研究生复试的时候,虽然之前在官网上看到过老师的照片,但在我的脑海里还是无数次想象宋老师是怎样的一位学者。由于今年情况比较特殊,所以采取了线上复试的形式,错过了和老师面对面交谈的机会。虽然隔着屏幕有些模糊,但我还是一眼便认出了她——坐在C位的唯一一位女面试官,她话语真挚,笑容温婉,颇有大将风范。复试之前我还很紧张,怕自己失去这次成为宋老师学生的机会,所以我告诉自己要更加努力,向着石大方向前进!最终,我很幸运,成为了宋老师的学生。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因为疫情的原因,我们并不能返回校园与老师相见,天天待在家里难免会产生懒散的情绪,是宋老师及时帮我们调整回了学习的状态,每周甚至是每隔两三天就会组织我们开例会,询问我们的学习情况、帮我们解答疑难问题、给我们提出更好的建议……在老师的悉心指导和锻炼下,我们学会了很多以前从来没有接触到的东西,在原来不擅长的方面也有了提升。老师告诉我们要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做事,在学习中发现乐趣,潜心科研,当然也要注意劳逸结合,多做运动。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彰显着大家风范,她对学术的严谨态度和对工作的专注是我今后科研道路上应该执着追求的目标。本科期间我有一位学习的榜样,我曾立志要向她一样优秀,给自己立下很多个目标,所以我度过了我最充实的大学生活,当时看似遥远的目标也都一一完成;今天,我学习的榜样已然成为了宋老师,虽不能“大跃进”像老师一样优秀,但我会一直追随着老师的脚步,一点一点提升自己。

其身正,不令而行”——作为学院的骨干,宋老师的工作很繁重,通常都是各种会议连轴转,休息时间非常少,但对于我们的学习她从未松懈过。宋老师就像我们课题组这个大家庭的家长,把我们当成她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时时刻刻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也给了我们很多锻炼自己的机会,她培育和纯化了课题组的科研风气,使团队成员都能自觉学习,让整个团队充满动力,并且不断迸发出创新的活力。宋老师以身立教,以德立人,以她的人生经历与个人魅力感染了大家庭里的每个成员。当然,一个个科研硕果就是对宋老师科研能力的最好证明,也激励着我们不断向前。也许老师从未向别人炫耀过自己的骄人成绩,但那一个个辉煌的荣誉,一片片漫天纷飞的桃李就是对她最好的评价。

也许我不会时宋老师最出色的学生,但她却是我最敬重的老师、最珍贵的朋友。我可能写不出华丽的词藻赞美老师,也写不出严谨的修辞表达自己对导师的感激之情,但是,所有的真情实感都包含在了这短短的千字之内。如果说,本科阶段的老师们是我们青春懵懂的铺路者;那么研究生时期的导师就是我们人生重要阶段的领路人,为我们指点迷津。研究生阶段才刚刚开始,我们这个“大家庭”的故事也才刚刚开始,相信在宋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会不断提升。在这里也祝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天天开心!

啪嗒”一片树叶落到了我的头上,或许它是在提醒我该继续赶路了,生活继续,美好不停歇……

(作者:张曼玉 编辑:吕云雪 审核:刘杰 来源:海空学院研究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