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技术使得测绘变得更加现代化,足不出户便可以对十公里外的山体进行地形测量”……为了让学生更加了解专业领域的先进成果和智能应用,培养学生兴趣,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研究创新的热情,11月27日,海洋与空间信息学院测绘、地信专业2021级走进企业一线,将《新生研讨课》最后一节课搬到了山东瑞智飞控科技公司进行现场教学。
全体学生分为两组,参观了无人机自动机场和警航队无人机展厅,并参加无人机培训教学,体验了“无人机+”的智慧应用服务。无人机自动机场是结合地上地下城市信息模型(CIM)、BIM模型、实景三维地图、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旨在打造无人机全天时、全天候的城市应急网络,实现“五分钟到现场、24时自动巡逻”。在警航队无人机展厅中,多种应用于自动机场建设的无人机和负载设备吸引了同学们的目光,5G、热成像传感器、人工智能等多项先进技术应用在无人机,极大的促进了无人机在“智慧城市”建设的应用,使测绘和地理信息变得更具智慧、更加现代。随后,参观同学步行至瑞智飞控三楼,参观了瑞智飞控无人机培训教学,体会操作无人机进行搬运飞行和对抗的乐趣。
山东瑞智飞控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伟为同学们作了“无人机+智慧城市”的专题报告,他通过大量的案例,讲解了无人机在城市管理、城市应用、自然资源、城市环保、海洋监管等领域的应用,介绍了无人机如何赋能智慧社会、绿水青山和乡村振兴与发展,让同学们了解了测绘、地信专业发展前景。他提出,“新型的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实景三维建模、遥感数据、5G等一系列新技术的支持,同学们一定要学好专业知识,掌握过硬本领。”
瑞源控股集团勘察测绘院院长、山东瑞智飞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孔锁财寄语现场参观的同学。孔院长结合个人经历和对行业的认知,对同学们提出三点希望:吃透专业所学内容,锻炼个人科研能力,学习行业前沿知识,努力把自己锻炼成国家需要的新时代优秀人才。
学院党委书记郭文对本次现场教学进行了总结,并代表学院对开发区分局睿鹰警航队、瑞智飞控的精心组织表示感谢。郭文表示,学院十分重视人才培养工作,积极实施产教融合战略,主动挖掘企业育人资源,把对学生的理论教育结合到实践活动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他也对同学提出了要求:一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统一,二做到校内和校外相统一,三是知识与素质相统一。他指出,同学们要有责任感、使命感,将小我融入大我,把个人融入时代,同人民一起奋斗,与祖国一起前进,勇敢承担起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光荣使命与责任。
据悉,海空学院一直将实践育人质量提升建设纳入学院人才培养体系整体规划,全面落实“三全育人”理念,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养成相结合,挖掘全方位育人资源,搭建育人平台,完善工作机制,强化育人实效。
(作者:孙会芳 审核:于华帅 路新超 来源:海空学院2021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