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岛和大黑山岛作为全国海岛生态保护的先锋,率先实现了负碳,其采取的一系列负碳政策旨在通过减少碳排放、增加碳汇等方式,实现碳排放的负增长,助力国家的碳中和目标。
7月25日,随着夏日的阳光洒满海平线,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海洋与空间信息学院“碳净蓝岛”实践队圆满完成了在灵山岛和大黑山岛为期八天的所有社会实践活动。此次实践,团队深入调研了两座海岛的负碳政策实施情况,并就其对居民生活的影响与当地政府和居民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访谈。
“碳净蓝岛”实践队对岛上行政人员进行访谈 贾雨晴摄
灵山岛:负碳政策引领绿色生活新风尚
在7月18日至21日,“碳净蓝岛”实践队前往灵山岛,见证了负碳政策如何悄然改变着海岛的面貌。政府通过实施退耕还林、清洁能源改造、清理山羊等一系列有力举措,为海岛绿色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
访谈中,当地居民纷纷表达了对负碳政策的支持与赞赏。岛上首批参与“煤改电”的居民表示,这一政策不仅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还显著降低了取暖和烹饪的成本。随着燃油车数量的减少,新能源车逐渐成为海岛居民出行的首选,此方式的改变不仅减少了碳排放,还提升了海岛的整体环境质量。
“碳净蓝岛”实践队对回乡创业者进行访谈 李梦欣摄
在经济层面,负碳政策同样带来了积极影响。灵山岛通过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和生态旅游,为海岛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投资,促进了当地经济的转型升级。岛上已建成多家特色民宿和海洋牧场,形成了旅游业态集聚效应,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碳净蓝岛”实践队向生态修复工作人员了解情况 李梦欣摄
大黑山岛:全域管控与生态修复并进
随后,在7月22日至25日,“碳净蓝岛”实践队转战大黑山岛,这里同样展现出了负碳政策的显著成效。大黑山岛通过实施岛外车辆“禁入”、岛内车辆“控牌”、新能源旅游公交体系全域运行等一系列全域管控措施,以及集中供暖清洁能源替代、生活垃圾分类推行等环保举措,成功实现了负碳排放目标。
“碳净蓝岛”实践队对岛上渔民进行访谈 贾雨晴摄
在大黑山岛南部海域,海草床修复工程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这一工程不仅提高了海域的生态价值,还为海岛碳汇增加提供了有力支撑。实践队了解到,大黑山岛去年因碳汇产生的温室气体清除量远超排放量,成为烟台地区首个获得权威认证的负碳区域。
访谈中,大黑山岛的政府和居民均表示,负碳政策为海岛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通过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生态旅游,海岛经济实现了稳步增长,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碳净蓝岛”实践队对大黑山乡党委蒲书记进行访谈 李梦欣摄
在充分掌握两地负碳政策精髓的基础上,“碳净蓝岛”实践队成员们将进行深入的讨论与梳理,欲提炼出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海岛负碳发展模式。该模式不仅要注重海岛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还要强调绿色能源的高效利用与低碳生活方式的普及,以期为其他海岛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路径。
此次实践的成功开展,不仅为“碳净蓝岛”实践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数据支持,更为全国海岛地区的双碳行动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实践队员们表示,他们将继续关注海岛生态保护与碳减排工作的进展与成效,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随着双碳战略的深入实施与海岛负碳政策的不断推广,实践队员们相信,未来的海岛将更加美丽、宜居与可持续!
“碳净蓝岛”实践队合影留念 沈兆安摄
(作者:张雪斐 贾雨晴 审核:张巧妹 曾卢瑄 责任编辑:王静依 来源:“碳净蓝岛”实践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