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团委和学院党委的领导和关怀下,海空学院团委锚定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学校育人大局,以文化思政涵育家国情怀、实践思政淬炼品格修为、数字思政赋能创新驱动、品牌思政强化辐射效能,融贯海洋特质、深植时代基因、赓续石大文脉,以“文化+实践+数字+品牌”四维融合打造共青团“大思政”育人共同体。在全院上下的共同关心支持下,学院团委再次获评学校“红旗团委”荣誉称号。
2024年度学校“红旗团委”等评选结果公示
一年来,学院团委以文化思政为根基,在思政教育中夯实“挺膺担当”力量体系。
强化思想引领,构建育人内核。实施“灯塔引航”专项行动,编发青年成长指引,组建北斗领航宣讲团,深化“WE享”品牌建设。围绕新中国成立75周年等举办专题学习、示范团日,基于学科专业特色打造“攀登者”“永不消逝的电波”等原创思政作品,“阅享四季”读书会获评学校优秀阅读推广项目,“深蓝航迹”等品牌活动获评校级优秀团日,山东省学生联合会专题报道我院学子感悟,5支团队入选国家级宣讲项目。









强化组织建设,激活育人动能。深化“双培强基”系统工程,实施“821”团支部建设提升行动、“领航鲸”团学骨干赋能行动,构建“四化”团校育人矩阵。依托“青年学生成长赋能中心”枢纽平台,分层开展基层组织建设交流会36场,组织学生骨干“浸润式”主题宣讲116场。14名学员入选学校青马骨干培训班,15个团支部获评学校红旗、活力团支部,学院学生会获评学校“优秀学生会”。





强化文化浸润,提升育人品质。推进“多彩海空”提质行动,全年组织“绽群芳”思美节、“逐梦深蓝”文化艺术节等品牌活动,形成“课程导学-社团实践-环境浸润-平台塑造”工作体系。海洋文化鉴赏等2门课程入选学校首批“第二课堂精品课程”(共6门),学院艺术团入选学校“标杆社团”,原创舞蹈《逐梦深蓝》亮相海军节展演2场。助力新校区文化建设,在古镇口校区首办大型文艺活动“青春歌会”,覆盖师生2000余人。








一年来,海空学院团委以实践思政为载体,在思政教育中践行“强国有我”使命担当。
全力打造服务青年育人场景。基于青年成长需求,动态优化“Hi Young”二课体系,创新课程化供给模式,形成二课“月历”,全年培育校级标准课程7项。聚焦成长痛点需求,打造“四年不断线成长导航课”,主动提供实习就业、心理支持等服务,“WE享青春”获评学校“我为同学做实事”精品项目。率先试点研究生第二课堂活动,“嗨学堂”研究生二课品牌矩阵持续扩容,研究生核心素养培育的经验总结文章被山东教育新闻网关注报道。






全面构建重大战略育人场景。培塑“海浪花”行走思政课,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社区实践、志愿服务中担当作为。全年组建200余支实践团队,覆盖1000余名学生;每月开展示范社区实践,均入选学校社区实践月报,获得中青报等省市级以上媒体报道200余次。全年获南风窗“调研中国百强团队”等省级以上荣誉10项,“智绘乡振”实践队入选第十届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展示。






全方位拓宽“大海洋”科创育人场景。贯通启蒙教育、项目培育、成果转化、赛事指导、复盘提升全链条,构建“递进式”双创育人体系。持续5年深耕“大海洋”知识竞赛品牌,2024年赛事规模突破2200人,涌现出杨子文、匡永祥等“山东省优秀学生”“科技之星”“学术十杰”等先进典型,获得山东省创新大赛银奖、“挑战杯”竞赛国赛三等奖等诸多荣誉,参与撰写学校双创工作经验文章受到《中国青年报》首页报道。







一年来,海空学院团委以数字思政为引擎,在思政教育中激活“指尖之上”育人效。
深化数智平台建设。通过网上团课、智慧团建、新媒体矩阵等手段实现智慧管理、精细管理,让思政教育更加便携高效。构建以学院团属媒体“海空星辰”、学院官微“i在海空”与抖音“i在海空”为核心的宣传矩阵,形成“深度内容+即时互动+文化浸润”差异化传播格局,精准触达青年群体。“i在海空”工作室入选学校网络文化工作室,海空传媒获评2024年“校园好网民”。






深耕智慧育人场景。通过“青年学习”“服务成长”“海空风采”“海空之声”平台栏目矩阵,创新构建“灯塔引航”“双培强基”“育苗培优”“学风涵养”“青创慧智”“体魄强健”“美育塑心”“实践励志”“公益导育”“青春梦想汇”十维内容体系。学院4项网络作品在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活动中展示(学校共8项),团委书记讲团课视频获评“山东省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项目”。





深植学科思政元素。通过立足海洋学科优势,深挖专业课程思政资源。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以学院五年奋进历程为叙事蓝本,将总书记“向海图强”的殷切嘱托融入艺术实践,原创沉浸式思政音乐作品《逐光》,构建“红色基因+学科特色+艺术表达”融合育人场景。作品获中青报客户端、中国大学生在线、青春山东等主流媒体关注报道,总浏览量10w+,成为凝聚师生的文化符号。



一年来,海空学院团委以品牌思政为辐射,在思政教育中释放“Hi Young”二课品牌势能。
推进“领航鲸”团学骨干培养工程,将工作对象转化为工作力量。基于“培养什么样的团学骨干”“存在哪些薄弱环节”,系统推进政治能力、业务能力、可潜移能力等7个维度的培训,以小规模、精品化、课程式的授课方式破解培训碎片化以及针对性不强的现实痛点,累计开展专题培训46次,开发校级标准课程2门,涌现出山东省优秀学生干部、青岛市千名优秀大学生等先进典型。






推进“海空杯”体教融合赛事体系,以体育精神激发成长动能。聚焦体育活动参与度不高、品牌效应不强等短板,定期举行学生体育工作推进会,打造“海空杯”多样赛事,涵盖六大球类运动与两项智力运动,“周周有活动 月月有比赛”的体育氛围初步形成,学院首次参加学校啦啦操比赛,获得最佳人气奖。深化导学互动模式创新,参与承办学校首期“导学齐羽”师生羽毛球赛被人民日报客户端报道。







推进“海浪花”青岛市学雷锋示范点建设,以学雷锋实践指引青年航向。聘任第二十一任雷锋班班长李桂臣老师担任“海浪花”志愿服务队指导老师,打造“校园文明交通志愿岗”交通疏导项目、“乡振智守”乡村振兴项目、“牵手海浪花”校外课堂项目、“99爱心驿站”银发守护项目等项目矩阵,开展具有“海洋味”的志愿服务活动,服务时长超3000小时,涌现出山东省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学生、学校公益之星等先进集体和个人。







2024年,海空学院团委深度融入“大思政”育人格局,构建“文化+实践+数字+品牌”四位一体协同体系,思政引领力显著增强。2025年,我们将继续聚焦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网络育人的守正创新,着眼问题破解与目标实现,通过机制创新、资源整合等举措,推进共青团事业高质量发展,实现育人成效新突破!
(审核:段诗云 责任编辑:王静依)